2011年3月22日 星期二

從「兩岸經濟協議」到「兩岸安全協議」可行嗎?


(一)前言



 本文所提的「兩岸安全協議」(SCFA)與兩岸簽署的「兩岸經濟協議」(ECFA),在精神和內涵上類似,以事務性為主,不涉及敏感的主權議題,它作為強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手段和憑藉。兩岸三通談了30年,峰迴路轉才有今天的ECFA,因此不能奢望SCFA在短期內出現,尤其台灣五都選舉逼近,2012年總統大選為期不遠,其結果都將影響兩岸關係發展的進程。   然而,計畫總是趕不上變化。ECFA後的兩岸關係必然觸及安全議題,一個以「九二共識」為基礎,以「非傳統安全」(人道救援、海上應急救難、環境生態保護、反海盜與反恐為主)為內涵的SCFA,在時空上與現實環境中,均值得關注。歷史經驗顯示,敢於接觸和對話,才能認清對手,教育國人並創造和平發展的環境。

(二)探討「兩岸安全協議」的動向

 1.2009年11月在台北舉行「兩岸一甲子」學術研討會引起海內外關注,中共兩名退役將領經中共中央軍委同意放行來台,與我方退役將領和戰略學界公開對話,首創先河。2010年7月14日,在大陸國台辦主任王毅主導下,該研討會軍事組部分成員匯集北京,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組織召開一天閉門會議,主題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軍事互信」,解放軍現役將領奉命參加。台研所極為低調,否認其重要性。實際上,這次會議是中共全面就軍事互信議題「積極主動、低調佈局」的一個延續,內容其次,重在營造對話氛圍,和今年4月初許歷農率我方23名退役將領(8名上將、8名中將、7名少將)到北京交流如出一轍,唯後者規格更高,達歷年之最,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徐才厚甚至戎裝接待。

 有論者認為我退役將領到大陸交流,不過吃喝玩樂,受人統戰。依實際接觸觀察,有的是,有的不是,做事的退役將領大有人在,並發揮潛移默化的作用,因為他們能真正接觸解放軍上層,雙方有共同語言,話題深入,遠非學界所能觸及。徐才厚的出面,不能以一般統戰理解,它有指標性意義,是否有後續發酵,值得注意。   2.兩岸簽署ECFA當天(6月29日),台北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在台北舉辦一場「2010台灣安全互信前瞻研討會」,台灣藍綠智庫(如政大國關中心、中華經濟研究院、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國策研究院、新台灣國策智庫)等主要負責人均與會發言,是藍綠陣營學政兩棲人士少見的公開對話。雙方各有立場,但對兩岸如何維持現狀,與對岸展開對話並營造和平環境等看法,為各界普遍接受。   3.2010年6月16日,美國聯邦參議員、參院情報委員會主席范士丹(Dianne Feinstein)在參院聽證會向美國防長蓋茨暗示,為解決美台軍售問題,「北京可能願意重新部署針對台灣的導彈。」她對蓋茨說,「或許,在聽證會後,我可以就此問題與你進行私下討論。」不管范士丹的動機如何,轉告或出於自願,均顯示中共正在尋求破解美台軍售的「難題」。美國內部意見分歧,顯示美國對台軍售承諾不是鐵板一塊,即便機率甚低,也有可能在特定條件下生變。跡象顯示,中共一方面推動兩岸軍事互信,另一面從源頭弱化台美軍事合作關係,雙管齊下。

(三)「兩岸安全協議」的發展形勢   1.形勢走向:按政策指導,兩岸協商是「先經後政」,「九二共識」即為簽署ECFA的共同政治基礎。未來兩岸執政雙方,將立足於ECFA的運作,累積互信,以強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兩岸能否觸及安全議題,將取決於ECFA的成效、檢驗於五都選舉和2012年總統大選。在此之前,對岸仍以「積極主動、低調佈局」推動軍事互信。馬政府則採取「循序漸進」與「行穩致遠」的做法,以營造兩岸和平發展的環境。   2.選情指標:   ● 國民黨贏:若ECFA因素有效,SCFA即有可能進入探討階段,2012年起先是民間對話增強,逐步進入兩岸實質對話階段,複製ECFA經驗加以宣導SCFA的阻礙相對較小,同時把軍事互信導入SCFA的架構下,以非傳統安全為對話的實質內涵,為阻力最小的策略。   ● 民進黨贏:若確信是ECFA因素,就會全面檢驗ECFA,或許推翻它,或許擱置運作,另起爐灶,重新掌握兩岸關係的主動權。如果小贏,會有限度實施ECFA,同時加入新的內涵,藉以強固民進黨持續執政。在安全議題方面,民進黨力爭在雙方不預設統獨的前提下,與對岸進行對話,取代並超越國民黨,重新建構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方向。初期,民進黨或許不急於「民共」兩黨對話,而先從民進黨的學者、智庫及其外圍組織與對岸展開交流,爭取民共兩黨在不刻意挑釁的政治底線前提下,達成某種的互信基礎。和平與發展是硬道理,民進黨即使重新執政也難以背道而馳。   ● 中共態度:關注選情結果,按既定對台方針不為所動,僅在策略上調整。只要確保「台獨」不借屍還魂,民進黨同意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方向,中共會主動與民進黨對話,同時固守「國共平台」。   3.國際因素:美、日等國樂見兩岸簽署ECFA,對SCFA則未必。故此,兩岸推動一個以「九二共識」為基礎,以非傳統安全為內涵的SCFA,最能減少國際疑慮。   4.美台軍售:   ● 美國態度:徒法(台灣關係法)不足以自行,美國對台軍售最終取決於對台灣自由民主社會的堅定政治承諾,以及美台之間的戰略觀是否一致。台灣過於傾中,美方也許認定是美台雙方戰略觀不一致的現象。從本文所指的SCFA來看,引起疑慮的可能性應該最低。   ● 中共底牌:美台軍售如何達到「可控性」。中共軍方研究發現,1986至89年美台軍售出現過空窗期,說明軍售不是不可控制,或非強化不可,原因和「中」美建交無關,而是美國國內因素和軍火商有關,因此調整策略是完全可能把軍售問題的影響壓縮到最小範圍。

(四)結語

 1.內部互信,政策放寬:藍綠智庫對話是好的開始,類似「2010台海安全互信前瞻研討會」應持續並常態舉辦,藉由媒體平台進行辯論,使安全議題由敏感而世俗化,保持機密卻不神祕。   2.SCFA的前期鋪墊:   ● 指導原則:以「九二共識」為基礎,範圍以非傳統安全為內涵。   ● 兩岸海上安全合作的實質需要:

 大三通航線開通,兩岸交往頻繁,萬一來往機船發生意外,亟需救援機制;海盜在南海橫行,頻率僅次於亞丁灣,國際海事局今年6月16日發佈南海海盜警報,並期待中共派艦到南海護航。對岸勢將主導,兩岸若不預先鋪墊,台灣在區域安全領域必將邊緣化,情況和兩岸簽署ECFA便於推動FTA類似;假設台灣機船遇難或被海盜、恐怖份子劫持,因兩岸無安全合作機制,危機被對岸搶先解決,國軍形象重挫,將衝擊台灣的整體安全形勢。   ● 兩岸海上合作可能選項:A.「小三通」航線安全合作地點 所有小三通航線。理由 基於需要,2008年10月金廈小三通首度舉行海上船難搜救演練,雙方由地方政府派船。過去可行,如今更有必要。方式 雙方向準軍事層級過渡,如我方海巡署、對岸的公安武警船隻。目的 增進兩岸互信  B.「大三通」航線安全合作地點 部分大三通航線。理由 因應新局,強固大三通安全交流環境。方式 先以海西特區船隻為主,雙方準軍事船隻監護為輔。目的 累積兩岸互信  C.「ECFA後兩岸海上救難搜救合作」地點 在南海範圍內,兩岸掌控之島嶼附近的經濟海域。理由 人道救援;反海盜反恐,保持海上生命線暢通;兩岸協力保障海洋資源生態等。方式 以漁政船隻為主,準軍事船隻擔任後勤監護為輔,雙方設立訊息互通暨支援中心,由交叉實施到併行實施。目的 為兩岸政治互信創造條件。 

來源: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大陸情勢雙週報1579期 【中央網路報】

文章來源: 中央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