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30日 星期四

立報?報聯播:《嫁給革命的中國》序


一個奇女子的歷史見證

文/呂正惠(人間出版社發行人)

本書的作者王安娜是一個德國女性,1935年和在德國從事革命活動的中國共產黨黨員王炳南結婚,1936年隨王炳南到中國,抗戰勝利後協議分居,1956年回德國,前後在中國度過了20年的歲月。(王炳南是協助周恩來在國統區從事許多敏感事務的重要助手,1949年之後在外交部工作。)

王安娜雖然最後回到德國,死在德國,但她熱愛中國。抗戰期間她在大後方辛勤地工作,跑遍了半個中國,和中國人民一起度過極為艱困的日子。本書就是她對抗戰生活的回顧,她說:「我這本書並不是充滿異國情調、眯起好奇的眼睛去觀察『土人』的不可思議的記錄。我對這個國家的描述,也並非像娛樂讀物那樣處理。但我對可稱為我的第二故鄉的土地上的人們所懷有的深情眷戀和尊敬的心情,想必讀者是可以理解並產生共鳴的。」她又說:「在中國,年老的一代還知道那可怕的過去,記得苦難、壓迫和剝削的刻度表,同時也記得中國共產黨和人民大眾所進行的使中國革命取得勝利,人民得到解放的英勇鬥爭,而中國的青年人則沒有經過那些歲月。所以,應當讓青年人也了解過去,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更好地認識今天,更加努力地為明天而工作。」這樣一本充滿感情的書,我拿起來就不忍釋手,一口氣讀了11個半小時,中間只吃了一個晚餐,直到半夜2點讀完為止。關於抗戰的書我讀了一些,在我印象中,這是視角最獨特也最為生動的一本。要了解中國的抗戰,了解中國人在抗戰期間所經受的苦難,以及在苦難中所表現的堅忍不拔的意志,很難再找到比本書的描寫更細緻入微、比本書的作者對中國人民更深具同情心的了。這是本書的重要價值之一。

本書還可以讓我們看到一個令人景仰的、偉大的女性。作為一個近代西方文明教養下的深具人文精神的女性,作者對於異質文化的中國人的理解和同情,真是讓人既感動、又佩服。舉例來說,她的丈夫王炳南出身於陝西的世家,她住到王家以後,發現丈夫的大哥娶了兩個太太,一個是父母要他娶的,一個是他出社會以後費力追求得到的。為了追到第二個太太,他撒謊了,沒有告訴她,他已結婚。他把第二個太太帶回家,她才發現他已有太太,她只不過是侍妾的身分。她很痛苦,幾乎想自殺,但作者同時還發現,第一個太太也很痛苦,又不得不識大體的容忍丈夫真正喜歡的女人,她說:

當我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父母就把我許配給大哥了。要是說我沒文化,沒教養,笨,那是真的,但這難道是我的過錯嗎?我的丈夫有合意的女人,我還要把妻子的位置讓給她,誰能夠體諒我是什麼心情啊?

在敘述了這些事以後,作者評論道:

她和玉英一樣(大哥喜歡的太太),說話時眼淚盈眶。對她的話,我實在無法回答。玉英她們的命運,在當時的中國,正是千千萬萬婦女命運的寫照。

這就表現了她對中國從傳統社會過渡到現代社會廣大女性的同情,不論她是明媒正娶的、還是自由戀愛的,她們同時都要忍受時代加給她們的命運。而對那些娶了兩個太太的男人,她又評論說:

中國的青年們努力建立新的社會形態,但是儒家的家庭制度抵制他們的攻擊。因此,年輕男子反抗強迫婚姻的方式僅限於和自己選擇的第二個妻子結婚。只有極少數能有勇氣和家庭決裂,不顧社會習慣勢力的反對,而與第一個妻子離婚

同樣的,這些想要改造社會的青年,也無法自拔於社會之外,不得不委曲求全。這樣,作者表現了她對這一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之命運的深刻理解,同時也表現了她對不同處境的人們的深切的同情。這種見識和心胸,真是讓人欽服。

除了同情心之外,作者還具有鮮明的正義感。抗戰爆發不久,日本就對中國進行狂轟濫炸,完全不分軍事目標和一般居民區,作者對此深為痛恨。她在南昌看到:

空襲後的南昌市,滿目瘡痍。這種情景,是任何一個受轟炸的城市都一樣的。每當看到這種慘狀,我都非常難受,不忍正視。孩子在被炸得血肉橫飛的母親的屍體旁號哭;老婆婆在冒著黑?的斷壁殘垣和家人的屍體蹲著,茫然無語;奄奄一息的負傷者在呻吟,這種呻吟聲,即使多年以後,在睡夢中還會在我的耳邊回響……

在另一個地方,她對日本的這種行為評論道:

從軍事的觀點來看,日軍的轟炸並未取得成效。如果日本人認為這樣做可以使一般市民的士氣低落的話,那麼他們是打錯了算盤,這種情況後來在重慶也可以得到證明。重慶在1939年到1941年,特別是在夏季,每天都受到猛烈的轟炸,但市民的士氣卻毫不受挫。

她又引述了美國史迪威上校(當時)的話:

不管是哪一個中國人,看到被炸得血肉橫飛的屍體和被炸壞的房子,即使是還沒有見過日軍的人,也對他們懷有強烈無比的敵意。

作者又從更廣闊的歷史背景批評了歐、美國家不但對日本暴行無動於衷,還變相的支持日本:

當時還沒有人預料到,不久之後,歐洲也遭到同樣的空襲,城市夷為廢墟,難民和死者每天接連不斷地出現。1937年以來,在中國發生的這些事情──在歐洲簡直是無法想像的慘劇,還沒有引起全世界的關注。也正因為這樣,美國和英國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前,仍然不斷向日本提供鋼鐵和石油,可以這樣說,正是由於他們這樣做的結果,導致了可怕的破壞,使千百萬人死亡或成為難民。

綜合來看,作者完全認識到,二戰的雙方,不論是日本、德國,還是英、美、法諸強,都是帝國主義的侵略者。當他們進行戰爭時,是完全不考慮一般人的苦難的,她對二戰的本質有非常清楚的理解,不像現在一般的教科書,只會在兩者之間強分正、邪。其實所謂的正方,也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在歐洲戰場,當法國投降後,德國也對英國狂轟濫炸。到了戰爭末期,美國又對德國、日本狂轟濫炸。戰爭結束後,許多城市成為一片廢墟。整個二戰期間,死於轟炸的平民,絕不下於戰死的士兵。)

此外,作者還具有無與倫比的勇氣。西安事變前,王炳南和她到了上海,她就在上海生下了兒子。不久,西安事變發生,王炳南是楊虎城信任的人,匆忙趕了回去,把她留在上海。她為此深感不安,認為自己不該袖手旁觀,無論如何要趕回去。於是,她不聽任何人的勸止,帶著初生的嬰兒,千辛萬苦的闖過中央軍和西北軍還處於對峙狀態的潼關一帶。就憑了這種個性,她取得了宋慶齡和周恩來的信任,幾次順利地完成了交付給她的任務。在這過程中,「冒險犯難」這樣的成語用在她身上不但不誇張,可能還顯得太平實了。看了這幾段,你只能由衷地嘆服,真是個奇女子。

作為中國人全面抗日戰爭的歷史記錄,同時又表現了記錄者令人欽仰的女性人格,這就保證了這本書的價值。但是,還不僅止於如此而已,這還是一本描寫細膩、敘述生動的文學書籍。作為例證,我想舉出書中較為突出的一段落。

從武漢撤退時,作者和部分共產黨人租用了一艘汽船,準備上溯到重慶,船上擠滿了人。因為還在武漢附近,為了防備日本飛機的空襲,決定白天將船停靠岸邊,大家到岸上暫躲,過了下午三點才開船(日本的轟炸很少晚於這個時間)。到了下午,不少人逐漸回到船上,希望早上船、早出發。三點鐘剛過,最後一批人往堤上走,準備上船,接著馬上就聽到轟炸聲了:

正走到堤上,突然聽見巨大的爆炸聲響。不久,三架大飛機便在空中出現。

「糟糕!」李克農嘟噥著說,「全體隱蔽!」

在這塊沒有一棵樹的平地上,怎麼隱蔽呢?附近連一個土坑也看不到。要走到棉田那邊,又太遠了。飛機以令人驚恐的速度向我們俯衝過來。

「散開!」李克農叫道,「不要聚在一起,分散!」

只要對這種情?有過一次實際體驗的人就會明白,執行這樣的命令是多麼困難啊!不管是誰,遭遇危險的時候,如果身旁有人,不安之感多少會減輕一些,若此時隻身一人,恐懼則會大大增加。我們設法至少在堤邊的草叢中隱蔽。這時候,李克農喝道:「安靜地躺著,不要動!」我躺在地上,仰望著天,眼看著恐怖向我們襲來。

炸彈投下了,飛機飛得很低,因為地面上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威脅它們。幾顆炸彈準是落在了我們的船上。數分鐘後,船上炎炎大火。「他們又來了!」

不知是誰嚷道……

飛機的轟炸持續了30分鐘。飛機把全部炸彈投下以後,就以四處奔逃的人、從燃燒著的船上跳到江裡的人為目標,用機槍猛烈掃射。等到爆炸的聲響完全遠去以後,我們默默地走到堤上,看著我們那隻燃燒著的汽船。然而誰也沒想到,我們的財物正在那裡被燒成灰燼,那些無可代替的貴重的東西,可愛的紀念品……

我們的船長因為這場轟炸,失去了夫人和4個孩子。

讀到最後一段,看到投完炸彈的日本飛機,還用機槍對著四處奔行的人掃射(他們到底不是軍人啊!)我們簡直不知道要說什麼才好(最後全船的人只剩三分之一)。看完這一整段,我停了幾分鐘沒法再讀下去,心中充滿了憤怒和哀痛。這一段讓我們看到本書所有優點的融合:中國人民在抗戰中所經歷的苦難,作者王安娜的同情心與正義感,以及她那無與倫比的敘述才能。應該說,這種才能就植根於她那難以言說的偉大人格之中。

我於是敢於向大家鄭重推薦這本書。

文章來源: 台灣立報

推薦網站: 東元家電服務站, 國際牌服務站, 國際牌家電維修, 國際牌家電服務站, 東芝服務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